中小企业每周要闻2017年第6期
发布日期:2017-03-31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政策研究部
一、政策新闻
【国土部:年底前全国所有地方房源都要接入国家平台】
2017年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的进展目标已经确定。国土部部长姜大明近日表示,今年要巩固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成果,力争年底前所有市县全部接入国家级信息平台,全面实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国土部已经派出若干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接入及数据整合调研组,实地了解各地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收集典型经验做法及相关建议。(一财)
【中证报:严防风险 金融监管协调酝酿升级】
金融监管改革持续推进,专家分析,目前更多强调现行金融监管框架下的协调问题,推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制度化、实体化并进一步提升其权威性是可行选择。业内人士预计,金融监管协调方面的改革将提速。
【经参头版评论:规范A股大规模减持迫在眉睫】
新华社主管的《经济参考报》头版评论称,2016年以来,上市公司股东违规减持、高送转配合减持屡禁不止,已经成为影响证券市场稳定和投资者信心的重要因素,进一步规范减持行为迫在眉睫。一方面,针对目前大规模减持、“清仓式”减持频频发生的情况,可考虑进一步细化对大股东持有的上市公司IPO前发行的股份,以及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的股份减持时间、数量、方式的规定,防止大规模减持冲击市场;另一方面,对于违规减持,应当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震慑违规行为。
【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相关政策正在酝酿,燃油车扩产能将被严控】
国家发改委产业司司长年勇日前透露,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起草《关于完善汽车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内容包括禁止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严格控制现有汽车企业扩大传统燃油汽车产能,加强汽车产能监测、分析和预警。同时,规范新能源汽车投资项目条件,大力推进动力电池等核心技术攻关和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企业和社会资本合理投资。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落实汽车投资项目监管责任,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经参)
【第三批自贸区列近千项创新清单,跨境人民币创新试点等金融探索再获突破】
中国第三批自贸试验区挂牌在即,七个自贸区的创新清单也已经浮出水面。围绕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体制创新等几个方面,第三批自贸试验区的创新清单上的创新事项达到千项。其中,跨境人民币创新试点等金融探索有望迎来新的突破。(经参)
【楼市调控进入“深水区”:调控高压仍然在加码】
广州3月30日再次升级调控政策。截止到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40个城市出台了各种房地产调控政策120余次。北京等城多个市已连续出台多次政策,其中北京短短10天出台了9次房地产相关政策。显然,政府严厉调控的决心一直未动摇。相比之下,土地市场热度未减。截止3月30日,全国50大热点城市合计出让土地金额为5885.8亿,同比上涨了59.6%。一方面,千亿大房企纷纷表示对拿地的谨慎态度;另一方面,小开发商仍在争抢高价地。在规模化依赖日益严重的房地产业,前者通过并购提升竞争力,后者只能“铤而走险”来博取生机。(21世纪经济报道)
【人民日报海外版: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符合大势】
近来,随着美联储3月份加息的落地及未来可能进一步加息,全球市场关于各国是否收紧货币政策的讨论持续升温。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博鳌亚洲论坛上指出,在实施多年QE货币政策之后,本轮政策周期已经接近尾声,即货币政策不再像过去那样宽松。对此,专家指出,在全球QE政策将逐步退出的大趋势下,中国根据国内需求很好地维持了货币政策的节奏,目前中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不仅与国际大势基本吻合,更与国内经济形势高度相符。
【新华网:扰乱市场的“大鳄”,要坚决逮住!】
证监会3月30日给资本市场“大鳄”鲜言开出高达34.7亿元的“史上最大罚单”,并被红牌罚下,终身禁入证券市场。在反复无底线地侵害投资者利益、扰乱资本市场秩序后,鲜言最终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匹凸匹”更名乱象、1001项“奇葩议案”……鲜言花样翻新的各种“玩法”挑战监管权威,践踏“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具有明显主观恶意,让资本市场的守法参与者如鲠在喉。(新华网)
【央行:金融新业态兴起需要中国央行加快开发应用各种新的监管技术手段】
今后一段时期应以建设数字央行为目标,实现架构转型和大数据利用两个突破。经济新常态要求金融科技进一步助力金融改革开放,更好地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双向开放、绿色金融和普惠金融等政策实施。
【上海自贸区改革方案即将公布 首设自由贸易港区】
近日,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从知情人士处获悉,近期国务院将引发《全改方案》正式版本,对上海自贸区下一步改革任务作出部署。“新方案很多任务是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但最有含金量的是将设立自由贸易港区。”(中国经营报)
【中证指数将于4月28日正式发布中证汇率动态对冲指数系列】
该系列指数模拟投资者以美元投资标的指数,并通过美元兑离岸人民币一个月远期的多头合约对冲汇率风险的投资策略。汇率对冲比例基于利差和汇市动量趋势指标进行动态调整,远期合约每月底自动展期,旨在为境外投资者配置A股市场提供更加灵活的汇率风险敞口。(新华社)
【新华社:房贷成新增贷款主力,限购后信贷布局或将调整】
近年来,与房地产相关的贷款业务规模逐步增长,新增占比不断提升。从已披露的多家银行年报看,2016年银行几乎都加大了对个人住房贷款的投放力度,有的银行个人房贷增速甚至超过八成。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这给房地产市场发展划出红线,也为流向楼市的资金敲响警钟。专家认为,宏观调控下银行房地产相关贷款或将继续被压缩。
【河南能源债转股签约四大行,将成立产业投资公司】
3月30日,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与河南能源化工集团举行市场化债转股合作协议签约仪式。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交通银行与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将合计成立的350亿元基金,用于投资或置换河南能源化工集团的存量负债。
【国资委:国企改革“1+N”文件体系已基本形成】
肖亚庆强调,东北振兴,国有企业任务依然艰巨。国企改革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真抓实干,“1+N”文件体系已基本形成,下一步工作关键是抓落实,要坚持问题导向,实行“一企一策”,切实解决制约国企改革发展的突出问题。
【市场化债转股再出大单,山西煤企与建行签200亿协议】
山西省国资委、建设银行、潞安集团、晋煤集团3月29日在太原签署总规模200亿元的市场化债转股合作框架协议。潞安、晋煤将分别与建行出资设立约100亿元规模的降本增效基金和转型发展基金,通过债转股逐步降低杠杆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经参头版评论:中央银行天然成为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主体】
在现代信用经济体系下,中央银行天然成为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主体。未来随着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发行与应用技术的成熟,数字货币取代现金的可能性大为上升,由此引发对金融体系和现代信用经济的冲击和影响,需要深入研究与探索。但数字货币及其概念不应也不能成为市场投机炒作、隐匿非法交易的工具。
二、数字新闻
【统计局:制造业持续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统计局解读称,生产和市场需求增速加快,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快速扩张,进出口延续扩张态势。本月反映资金紧张的企业比重有所反弹,升至41.1%。超过五成的企业反映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非制造业扩张步伐进一步加快。服务业继续稳中有进,生产性服务业和物流业的增速连续两个月加快,建筑业扩张速度有所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