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服务 >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政策服务


协会:中小企业每周要闻第23期

发布日期:2011-07-29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政策研究部
 一、专题报告
   【小企业经营与融资困境调研报告主要内容摘录】
   由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联合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发布的《小企业经营与融资困境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于27日发布。此份《报告》由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与阿里巴巴历时两个月,在对浙江宁波、温州、台州等7个城市的94家小企业、4家专业市场和12家当地银行进行了走访,并通过网络问卷对浙江各地2313家小企业进行调研后形成的,报告的主要观点摘录如下。
   今年以来,随着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在成本增加、人民币升值和国际环境不明朗的形势下,在连续加息及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的背景中,小企业面临资金压力,仍然顽强生存,积极经营。但是小企业一直以来的融资困境却没有较大改善,广大小企业急盼资金支持。
   《报告》指出,很多小企业称其经营并不靠银行贷款,而主要是用自有累积的资金周转及亲友间的借贷。因此,小企业的资金周转对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并不敏感,小企业也不会直接因为银根收紧而突然倒闭。
   对于今年以来确实发生的部分小企业倒闭,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胡晓明认为原因不外有三:一是投资高风险行业失败;二是市场的正常淘汰,一些小企业处于饱和且竞争过度的行业,或者低产能且产业升级失败;三是小企业主动停产待机。”胡晓明说。
   《报告》指出,今年小企业面临的主要压力更甚从前。来自于人工成本提高、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结款趋紧、电力供应限制、赋税成本较大等压力,这的确使得小企业经营更加困难。以小企业面临的前三大压力“劳动力成本上涨”、“原材料成本上涨”和“人民币升值”为例,2010年以来,压力系数分别达到了81.67%、81.43%和48.11%的高值,而在2010年以前,这样的系数仅为52.10%、55.56%和32.95%。接受实地调研的小企业主全都表示人均员工报酬较往年有所增长,其中60%以上的企业主表示,人均员工报酬增长率达10%至30%。调研发现,81%的企业主认为原材料的成本上升是企业遇到的主要困难之一。以生产发光二极管的原材料“银”来说,每公斤价格已经从2010年的2000多元上涨到2011年第二季度的3400元。此外,人民币持续升值、区域电力供应限制、小企业结款方式改变等原因,均在不同程度上导致小企业的经营较往年艰难。
   据此,《报告》结论认为,无论是在2008-2009年宏观调控政策宽松、还是2010年至今政策开始收紧的环境下,小企业面临困境的最重要原因都是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其次是人民币升值、用工荒、融资成本高。宏调对小企业经营没有直接影响。
   76%小企业成信贷“盲区”
   相伴经营成本的是,切切实实的融资困难——它们正夹击着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到,融资难、贷款成本高,以及民间借贷风险大等,依旧是困扰中小民企发展的主要因素。调查发现,63%的企业有现实的融资需求,76%的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在100万元以下。但是,由于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定义不一致且定义门槛较高,导致广大贷款需求在1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成为银行贷款的“盲区”。
   《报告》显示,许多小企业习惯向亲友借贷,浙江小企业通过亲友及民间借贷的份额达50%。而相对应的,以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传统金融机构作为主要融资渠道的仅占21%;通过小额贷款公司和典当行作为主要融资渠道的占7%;另有22%的小企业从未与以上金融机构或个人发生过借贷行为。此外,银行贷款利率上浮也为小企业融资带来压力。《报告》调研了解到,今年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上浮基本上都在30%左右,年利率到达8%左右,贴现率提高到4%至5%,小企业融资成本进一步提升。
   紧货币下扶持小企业之道
   《报告》认为,政府此轮实行的稳健货币政策、抑制通胀的策略的影响是相对的,当然小企业目前确实遇到一些困难,如原材料采购无账期、产成品应收账款账期延长,但这是中型企业信贷资金趋紧后的传导效应,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小企业信贷投入的方式予以缓解小企业的资金压力。一“压”一“张”,可能是当前需要采取的策略。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者薛兆丰认为,目前国家的金融政策对中小企业形成了两方面的夹击:一是推动了引入型的通货膨胀,致使中小民营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攀升;二是银行融资政策僵化,致使企业融资相当困难。薛兆丰说,解决之道是双管齐下,首先要改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由市场而非政策来决定人民币汇率浮动;其次,放宽银行融资政策,改善对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服务。同时,还应减免中小企业的税负,从而增强它们的经营活力。
   《报告》亦提出这个解决方案。“融资可缓解当前小企业面临的经营困境。一要出台小企业信贷扶持政策,鼓励专营小企业信贷的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对小企业的融资服务;并加强监管,实现专项风险专项管理。二要创新信贷技术,提升小企业信贷的服务能力和效率。三要对小企业税收政策予以优惠,帮助小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报告》说。
   《报告》同时建议,国家进一步规范小企业金融划分标准;明晰金融机构对小企业的融资扶持政策;引导小企业规范财务并改善税收政策;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创新信贷技术,充分利用小企业信用数据以评估小企业信贷风险。
   
   二、数字新闻
   【大企业融资渠道畅通,小企业捉襟见肘】
   虽然年初以来银根持续紧缩,但大企业的融资通道却仍然畅通。Wind统计显示,今年截至7月20日,总计发行11335.93亿元的企业债权融资工具(包括企业债、公司债、可转债、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但是,中小企业能够获得的支持却少得可怜,同期,仅发行了14.18亿元中小企业集合债,18.45亿元中小企业集合票据。
   
   【上半年融资结构逐步优化】
   央行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融资总额7.76万亿,其中,人民币贷款占53.7%,同比低3.2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8.5%,同比高0.5个百分点。上半年社会融资规模中,贷款占比下降、企业债券和股票融资占比上升体现了融资结构逐步优化的大趋势。在总体新增贷款规模下降的情况下,局部地区中小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难度增大,加之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的门槛较高,中小企业融资较为困难。
   
   【小企业贷款余额增幅高于人民币各项贷款】
   今年5月,银监会出台了十条措施以提高银行业服务小企业的动力。截至6月末,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9%,增幅高于人民币各项贷款9个百分点。在涉农服务方面,截至6月末,全国已组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615家,其中369家设在中西部省份,占比60%。
   
   【我国首次公布季度国际投资数据 对外资产超4万亿】
   日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1年3月末中国国际投资头寸表,这是我国首次公布季度国际投资头寸统计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3月末,我国对外金融资产43948亿美元,较上年末增长7%;对外金融负债24608亿美元,增长5%;对外金融净资产19340亿美元,增长8%。在对外金融资产中,对外直接投资3174亿美元,证券投资2635亿美元,其他投资6983亿美元,储备资产31156亿美元,分别占对外金融资产的7%、6%、16%和71%;在对外金融负债中,外国来华直接投资15260亿美元,证券投资2231亿美元,其他投资7117亿美元,分别占对外金融负债的62%、9%和29%。国际投资头寸表是反映特定时点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对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金融资产和负债存量的统计报表,它与反映交易流量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一起,构成该国家或地区完整的国际账户体系。
   
   【央行报告:房地产贷款下降 中小企业贷款上升】
   央行26日发布报告指出,上半年中国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回落,上半年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外资银行人民币房地产开发贷款累计新增2098亿元,比一季度末回落3.8个百分点。中小企业贷款上半年累计新增1.58万亿元,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64.5%,比一季度末提高1.6个百分点,余额同比增长18.2%。
   
   【机电出口大幅下滑凸显中国出口的“档次”下降】
   机电产品尤其高新技术产品是一国制造业竞争力的脊梁所在,与加工贸易等低端制造业不可同日而语。不幸的是,今年来,中国的机电产品尤其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速相比低端制造业出现大幅下滑。根据海关统计,上半年,机电产品出口金额增幅只有19.5%,其中高新技术产品更只有15.9%,低于大多数行业,比如服装23.7%,纺织28.8%,鞋类21.7%,箱包39.2%,塑料21.7%,而去年全年机电产品出口增速是30.9%,高新技术产品也达30.7%,比一般制造要高出不少,去年服装出口增速是20.9%,纺织28.4%,鞋类27.1%,箱包40.8%,塑料29.5%。机电产品出口增速相比一般制造出现大幅下滑,显示出中国相对高附加值领域出口竞争力的下降。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最新调研结果显示:中国机电产品出口利润总体水平偏低,平均在3%-5%。近期经营成本上升进一步挤压了机电行业企业的利润空间,77%的企业利润下降,其中44%降幅在10%以内,38%降幅在10%-20%,15%降幅在20%以上。作为中国相对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经营形势如此,显示出中国出口的“档次”在不断下降。
   
   三、新闻关键字
   
   【关键字:增值税】
   长期以来,中国农产品加工企业的税负一直高于一般企业。生产性企业缴纳的是增值税,应缴增值税为销项税减去进项税抵扣后的部分。目前,中国的农产品初加工企业主要原材料的购进普遍按13%的扣除率进行进项税抵扣,但在销售产品时则按17%的增值税率征收销项税,“高征低扣”使农产品加工企业多承受了4个百分点的增值税税负,而普通工业企业是征17%抵扣17%。在食品价格高涨成为中国通胀的重要推动力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增值税减负也迎来曙光。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了《关于部分行业试行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管理办法的公告》,将在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和食用植物油加工行业率先试点进项税额核定扣除办法,同时将农产品进项税额扣除率由现行的13%修改为纳税人再销售时货物的适用税率,即纳税人销售的货物适用13%税率的,则扣除率为13%,纳税人销售的货物适用17%税率的,则扣除率为17%。征求意见稿指出,将进项税扣除率调整为产成品的适用税率,可以大大减轻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增值税负担,有利于鼓励农产品加工增值,提高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发展。据了解,在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和食用植物油加工两个行业试点之后,国税总局将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推开这一新政策。
   
   【关键字:风险防控】
   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近日在银监会年中工作会议上表示,今年下半年要深入推进平台贷款风险防控,禁止用信贷资金支持不符合要求的新平台和新项目;紧抓房地产贷款风险,落实房地产开发企业“名单式”管理。
   
   【关键字:村镇银行】
   银监会于近日发文调整组建村镇银行的核准方式,由现行银监会负责指标管理、银监局确定主发起行和地点并具体实施准入的方式,调整为由银监会确定主发起行及设立数量和地点,由银监局具体实施准入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