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建设,近日,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总对总”在线诉调对接机制运行情况数据会商会。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受邀参会,韩思萌作为代表出席会议并作交流发言,分享了中心在西藏中小企业领域纠纷化解的实践成效与经验思路。

会议现场
此次会议由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袁英鹰主持,区人社厅、市场监管局、工商联等12家“总对总”对接单位分管领导及业务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机制运行情况、成效亮点、瓶颈问题及下一步计划展开深度研讨。会议旨在通过数据会商、经验互鉴,进一步完善西藏多元解纷大格局,提升重点领域矛盾纠纷预防化解能力。
会上,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贡嘎通报了近三年全区“总对总”机制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作为核心对接单位之一,在西藏地区的解纷工作成效显著:2022年以来,累计受理法院委托诉前调解纠纷286件,成功化解260余件,调解成功率稳居前列,成为除人社厅外解纷量最多的单位。中心调解员阿旺德吉凭借217件的个人化解纠纷量,跻身全区调解员解纷数量前列。

在交流发言环节,韩思萌代表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从三方面作重点分享:
一是筑牢机制根基,深化协同联动。自2023年5月与西藏高院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中小企业领域矛盾纠纷在线诉调对接机制合作备忘录》以来,中心快速推进西藏地区调解组织建设,目前已实现重点地市服务覆盖,构建起“法院委派+中心调度+专业调解”的闭环工作模式。
二是聚焦企业需求,提升解纷实效。针对西藏中小企业特点,中心重点化解买卖合同、货款拖欠、合作争议等高频纠纷,通过“线上便捷调解+线下精准对接”相结合的方式,有效缩短企业维权周期,降低解纷成本。
三是强化能力建设,夯实专业支撑。积极参与西藏高院组织的调解员培训,通过共享最高人民法院直播培训资源、开展案例研讨等方式,持续提升本地调解员的法律素养与调解技巧,打造适配雪域中小企业纠纷的专业队伍。尤其是要因地制宜,创新技术应用,提升调解质效。利用自身法律专业及调解优势,通过信息化途径,有效发挥线上云解纷功能。
同时,韩思萌提出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进一步扩充西藏地区调解员队伍,优化人员结构,重点吸纳熟悉本地企业情况、通晓民族语言的专业人才;二是深化与西藏各级法院“点对点”合作,加强纠纷源头预防与前端化解,减少企业诉累;三是借鉴内地先进经验,结合西藏地域特色与中小企业发展实际,以线上调解与线下调解结合的方式,打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解纷案例,为优化雪域法治化营商环境注入更强动力。

韩思萌在西藏自治区高院留影
此次参会是中国中小企业协会调解中心深化区域多元解纷合作的重要契机。未来,中心将以此次会议为抓手,持续完善与西藏高院的“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深耕中小企业纠纷化解领域,用更专业、高效、暖心的调解服务,护航西藏中小企业稳健发展,为构建雪域高原和谐稳定的市场环境、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