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5A级协会
全国先进社会组织
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服务 > 中小企业发展指数

政策服务


协会:中小企业每周要闻2012年第1期

发布日期:2012-01-06      来源:中小企业协会政策研究部
 
  一、专题报告
   【李伟: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新特点】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转型升级的紧迫性、艰巨性与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剧变力、震荡力广度交融。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一波三折,贻害连连。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经济体,尤其是经济大国,无一脱身于危机之外,世界经济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乃至欧盟、美国经济危机影响的冲击力仍在扩大,形势十分复杂严峻。
   一
   从国际环境看,当前受欧美债务危机冲击,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市场信心普遍动摇,大宗原材料价格起伏跌宕、世界经济增速下降;欧元区以及欧盟的主要大国,救危机无良方,前景叵测;尽管最近美国、日本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基础尚不稳固,缺乏近期复苏的可持续性。综上所述,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3个显著特点:一是政治周期、商业周期与地区动荡三者叠加,多种矛盾及利益冲突不断升级,日趋白热化。二是国际协调与合作更加困难,在世界经济形势可能趋于恶化的背景下,发达经济体与新兴经济体面临的经济问题不同,各国之间的政策协调与国际合作难度加大。三是经济结构调整与短期政策目标存在明显冲突。发达国家政府受债务规模高企、削减财政赤字压力增大等因素影响,难以有效实施重大结构性调整。与此同时,受信心缺失和去杠杆化的影响,发达国家继续推行的宽松货币政策难以发挥有效的作用。因此,发达国家实质性的结构调整尚未真正启动,新能源和低碳、生物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进展缓慢,制约着经济复苏的步伐。
   从国内环境看,2012年受国际市场低迷、能源资源竞争加剧、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愈加突出等诸多因素影响,出口增速将明显降低,不排除发生较大波动的可能;内需增长虽然由政策扩张刺激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但基础还很不稳固,内需弥补外需任务仍然艰巨;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发展困境短期难以根本转变,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明显降低。与此同时,货币供给总量仍然偏大,加之成本推动、输入性等因素影响,通货膨胀压力仍然不可忽视。因此,实现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二
   针对2012年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应加强防控风险的准备,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及时应对和化解各种冲击,防止经济增长出现大的波动,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宏观调控的关键就是要统筹处理稳增长、调结构、控物价的关系。
   “稳增长”,一方面要防止经济增速出现大的滑坡,另一方面要特别防止追求过高的经济增速。要把经济增速稳定在合理区间,既不能在内外条件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盲目追求高速度,又要避免经济增速出现持续回落;同时努力化解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影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增加就业、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
   “调结构”是转方式的主攻方向和关键所在,是培养竞争新优势,形成增长的新动力,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途径。经济增速放缓和产能过剩矛盾凸显,增大了结构调整压力,也为结构调整提供了时间窗口,要紧紧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下大决心推进结构调整,力求取得实质性进展,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要通过稳增长、控物价为调结构创造必要的、宽松的条件,通过有效的调结构、促转变、提效率、增效益,真正从根本上营造能够较长时期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前景。
   “控物价”首先关系到保障和改善民生。物价稳定,居民的生活稳定就有了基本保障。“控物价”与“稳增长”有密切联系。经济增长比较平稳,总供给与总需求大体平衡,物价总水平就不可能大幅提升。最近一段时期,物价涨幅已有回落,但推动价格上涨的压力仍然存在。2011年11月末,M2余额超过82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名义GDP的2倍左右,明显高于2008年的1.5倍。表明相对于社会生产流通的总规模,货币供给仍然明显偏多。同时中国已进入资源要素价格普遍推高阶段,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压力将持续加大。随着美欧经济困难增加,美元、欧元要寻求宽松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输入性涨价的压力有增无减。此外,理顺国内比价关系,完善资源、能源等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也会影响物价上涨。因此,“控物价”一方面要继续巩固已有成果,防止物价涨幅过高;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国内、国际经济的现实环境及条件,把握好“控物价”的目标与经济发展规律对物价必然作用的统一,适当提高对物价上涨的容忍度,为价格机制改革预留空间。这是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营造良好宏观环境的重要前提。
   综上所述,只有统筹处理好速度、结构、物价三者关系,才能在避免经济增长出现大的波动的同时,增强自主增长内生动力,为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
   三
   当前,国际国内经济态势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但从中长期看,我国经济发展有两个趋势可以基本确定:一是经济增长速度已开始小幅下降;二是物价上涨的内外压力交织并将较长时期存在。应对经济增长速度低一点、物价高一点可能带来的诸多矛盾和问题,从长期看,根本途径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变幻莫测,关键在于准确、辩证理解和把握好“稳中求进”这一经济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稳是基础,进是争取;一味求进,大局难稳;只稳不进,机遇错失。稳是为更好地进,进是为长远的稳;两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把握好稳中求进,才能有效防止经济增速大幅下滑,同时力避物价涨幅反弹,有利于疏解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等各方面压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
   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和历史责任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牢牢把握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夯实经济社会得以健康、持续、较快发展的基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调整需求结构,着力提高社会最终消费在内需中的比例。要尽快把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解决居民住行困难和消费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要注重在经济发展基础上较大幅度增加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要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和覆盖范围,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加快解决制约城镇化的瓶颈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进程,开拓国内消费投资增长的广阔空间;要全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充分发挥市场竞争和产业政策引导作用,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大力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要根据长远发展规划促进区域、城乡经济在调整、转型中科学协调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作用,要着力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创新驱动作用,充分发挥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功能,要充分激发和尊重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大力推进体制改革,优化创新环境。在近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中国能与世界主要国家同步迎接新的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当前尚属首次,这是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我们要坚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走出一条具有鲜明时代特色和中国特色的科技振兴之路。
   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性转变,根本上要依靠深化改革,依靠市场体制机制的保障。要坚定不移地深化经济体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要以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和涉外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健全和完善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政府自身改革,进一步强化政府在公共服务、社会管理方面的职责,减少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市场、企业三者关系,建立健全法制、透明、公正、高效的政府管理体制。
   二、数字新闻
   【制造业景气回升乏力】
   1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11年12月中国制造业PMI指数为50.3%,比11月上升1.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元旦及春节即将来临的节日效应提前释放带动。该会认为,目前经济增速回落的态势趋于稳定,但增长动能仍相对较弱。12月新订单指数为49.8%,比11月回升2.0个百分点。20个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饮料制造业等10个工业高于50%。不过,汇丰2011年12月30日公布,12月中国PMI最终数从11月的47.7略回升至48.7,连续两个月保持在50以下。四季度PMI平均创下09年一季度以来的新低。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PMI指数仍然在下行通道中,未来几个月还有可能回落到50%以下,不能过于乐观,2012年第一季将是PMI运行底部,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调查从全国制造业企业中抽取820家样本企业,对企业采购经理进行逐月问卷调查,涉及28个产业。尽管PMI有可能继续回落,但工业企业利润还是正面,统计局公布的工业企业利润从前10个月的25.3%放缓至11月末的24.5%,显示经济基本面只是在宏观政策调控下缓缓降温,这符合政策预期,经济依然高增长超过9%,并非经济不景气。
   【12月非制造业PMI重拾升势 建筑业地产业表现平淡】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2011年12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PMI)为56%,比2011年11月上升6.3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在经历了短暂回调后重拾升势,回到了增长区间。 
   由于非制造业没有综合指数,通常以商务活动指数来反映非制造业经济的总体变化,一般来说,该指数达到50%以上,反映非制造业经济总体上升或增长;低于50%,反映非制造业经济下降或回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蔡进指出,以零售业和餐饮业为主的消费性服务业表现强劲,成为拉动去年12月商务活动指数上升的主要动力。 
   二、政策解读
   【年会密集政策扎堆 多部委“亮剑”2012】
   自去年12月14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至今,多个部委的年度工作会议密集亮相。在“稳中求进”的基调下,各部委明年的工作重点相继明晰,政策目标渐次出炉。
   努力实现价格调控目标、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消费年增14%、工业经济增速达11%……一条条目标,一组组数据,基本勾勒出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蓝图。
   可以预见,新的一年,我国宏观经济软着陆可期,投资机遇也可圈可点。
   稳字当头贯穿全年
   国家发改委年度工作会议12月16日召开,时间上位居各部委之首。其会议精神最大特点:稳字当头。
   会议提出明年8项重点工作,其中3项均提及稳字。分别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努力促进对外经济稳步发展。其他5项也均为有利于稳的积极因素。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围绕“稳中求进”,确定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六大目标。“从各大部委发出的信号来看,稳增长位列目标之首,系列政策将陆续出台。”业内人士分析称。
   继发改委之后,“稳”字也在其他部委的年会中多次出现。
   9日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提出,明年央企工作重点是“一抓”“两保”“三突出”,其中“两保”,即为保增长、保稳定。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也指出,2012年要“确保运输安全稳定”。
   三驾马车运力有保
   不仅要“稳”,还需求“进”——各部委会议看点纷呈。
   内需尤其给力。在家电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促进消费政策已到期的情况下,商务部明确将推出“接续和替代政策”,稳定内需增长。政策撑腰目标,商务部敲定:今年消费增长14%。
   投资继续发力。工信部年度工作会议明确八大重点工作,“力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高居首位。工信部部长苗圩定调: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左右。
   出口略显乏力。商务部此前就曾坦言,今年首季外贸形势严峻。业内人士认为,这意味着全年表现或将略显疲弱,但消费增长势头强劲。近期,来自德银等全球大行的年度报告普遍预计,中国经济有望在2012年实现“软着陆”,全年增长8%左右,呈现先抑后扬的“V字型”。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作为国家“钱袋子”的财政部也将发力:今年要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发挥好财税政策稳定物价的作用。
   转型发展机遇丛生
   推进改革、重视民生也是部委年会上的清晰声音。
   今年,发改委将支持民间投资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等领域;继续实施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投资专项。另据财政部消息,从今年起,中央财政将整合现有中小企业专项资金,逐步增加资金规模,更多运用间接方式扶持小型微型企业。
   市场人士预计,随着一系列政策落实到位,教育、医疗、卫生、服务、文化传媒、社会事业等领域将迎来更多投资机遇。
   “调结构”催生的投资机遇同样不容忽视。比如,苗圩强调,今年要重点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推进通信业转型发展、扎实推进信息化发展和维护网络信息安全。
   这意味着节能减排、电信、软件服务等产业将得到较快发展。按照预期,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将增长6%和28%左右。
   此外,随着“十二五”新项目的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国家鼓励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配套政策逐步落实,都将直接拉动钢材、建材、新材料、新能源等能源材料类产品生产稳定增长。
   “稳重求进”基调之下,各领域都将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
   【银监会将适当放宽科技型中小企业不良率容忍度】
   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5日在出席“科技专家选聘系统发布暨启动仪式”时指出,金融机构要通过加强与科技部门的合作,进一步加大对自主创新的信贷支持力度。同时,银监会也将适当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不良贷款比率容忍度。
   王华庆指出金融机构要把落实自主创新战略放在突出位置,加强对重点科技工作的信贷支持和金融服务。尤其是政策性银行要在风险可控的原则下,积极支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加大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引进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的支持力度,在自身业务范围内,尽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王华庆要求,商业银行要根据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特点,加强对新型融资模式、服务手段、信贷产品及抵(质)押方式的研发和推广。对处于成熟期、经营模式稳定、经济效益较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要优先给予信贷支持,尽量简化审贷程序;对于具有稳定物流和现金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放开信用贷款、应收账款质押和仓单质押贷款的发放。探索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规模,推进高新技术企业股权质押贷款业务。通过综合运用各类金融工具和产品,开展信贷、投资、债券、信托、保险等多种工具相融合的一揽子金融服务。
   此外,王华庆表示,要建立政府、银行、企业以及中介机构多元参与的信贷风险分担机制,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要综合运用资本注入、业务补助等多种方式,提高担保机构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和积极性,创新担保方式,加快担保与创业投资的结合,推进多层次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国资委:吸引其他所有制资本参与国企改革】
   国资委表示,2012年将加快推进所属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吸引和带动其他所有制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中国广播网1月5日消息,国资委主任王勇在全国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上表示,2012年加快推进所属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注重通过资本市场和重点项目的实施,吸引和带动其他所有制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加快推进所属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
   国资委主任王勇表示,2011年各地通过推动企业整体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等多种方式,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步伐。其中,北京推进重点企业的股改上市工作,市属国有上市公司累计达到43家,市值超过5000亿元。去年有6家中央企业控股公司在境内外资本市场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3家完成整体改制。
   2012年将深化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加快推进所属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注重通过资本市场和重点项目的实施,吸引和带动其他所有制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
   与此同时,去年(2011年)中央企业建立规范董事会试点企业扩大到42家,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央企。今年将继续加大规范董事会建设力度,逐步启动董事会、董事评价工作。 
   发达经济体通胀可能影响国企盈利能力
   王勇分析说,2012年主要发达经济体通胀率达到多年来的高位,新兴市场国家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也在不断加大,多数国家物价面临较大上涨压力。这对企业的盈利能力带来较大影响,特别是处在产业链下游的传统制造产业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因此,他要求2012年国资监管要推进国有资产转型升级,加强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业务板块重组,推进企业压缩管理层级,优化业务流程,创新商业模式,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率。
   加强对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管
   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提高配置国际资源能力。但是王勇分析说,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国有企业存在偏见,通过世贸组织对我国贸易政策进行严格审议,企图将“竞争中立性”政策等遏制手段上升为国际规则,并频繁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对我国国有企业进行遏制。这些对我国国有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将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王勇表示,在监管方面,将强化国有产权交易监管,探索混合产权中的国有产权有效管理方式,规范上市公司国有股东行为,加强对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管。
   【今年起中小企业将至少获得中国政府采购3成份额】
   中国政府规定,从今年起中小企业将至少获得中国政府采购30%的份额。其中,预留给小型和微型企业的比例不能低于60%。上述规定出自中国《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暂行办法》。制定该办法的中国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5日表示,综合考虑国际上对中小企业政策的接受程度、中国中小企业较多等因素后,中国将中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额的比例设定为30%。同时,为了扶持小型和微型企业,把中小企业所获份额的60%预留给了小型和微型企业。
   中国出台上述规定之时,美国联邦政府支出中的中小企业政府采购份额目标是23%,欧盟中小企业中标金额占欧盟政府采购金额约40%。中国小型、微型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占中小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约为50%。中国出台上述规定之前,一些政府采购门槛较高,中小企业特别是小企业难以达到相应要求。部分采购人倾向于采购大企业或大品牌的产品。
   中国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强调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限制中小企业自由进入政府采购市场,政府采购不准对中小企业实行差别待遇或者歧视待遇。参与政府采购评审时,小型和微型企业还将享受价格扣除等优惠。
   中国政府同时规定,享受优惠政策的中小企业,必须提供本企业制造的货物、承担的工程或者服务,或者提供其他中小企业制造的货物。使用大型企业注册商标的货物,不能享受优惠。获得政府采购合同后,小型、微型企业不准分包或转包给大中型企业,中型企业也不准分包或转包给大型企业。中国作出上述限定之前,很多获得较大份额政府采购合同的中小企业,代理的往往是国内外大型企业产品,中小企业本身直接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较少,中小企业中标而大企业获利的情况比较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