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第十六届全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席会议在天津滨海新区召开。大会由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主办,天津市中小企业协会与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小企业协会共同承办。来自全国各省市中小企业协会负责人近200位代表参加会议,围绕更好服务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进行研讨交流。
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彩良,天津市滨海新区党组成员、副区长陈华荣,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二级巡视员穆欣全,天津市滨海新区政协副主席、工商联主席董丽敏,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副会长马彬,天津市滨海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解大可,南开大学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院长戴金平,天津市中小企业协会会长郭宝印,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大港支行行长叶振宁,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小企业协会执行会长薛定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会议。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朱玉主持会议。
陈华荣在致辞中表示,滨海新区区位优势显著、产业基础雄厚,拥有9个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以及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可为企业发展提供便捷高效的本地配套。区内现有19.8万家中小企业,已构建涵盖创新型、专精特新及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各层级企业数量稳居全市第一。新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策精准供给,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全力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李彩良在致辞中表示,东疆锚定国家战略定位,打造以融资租赁、国际贸易为代表的高端现代服务业集群,并培育低空经济、海洋科技、适港制造等新质生产力。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市前列。下一步,东疆将从打造新质生产力跨境出海服务中心、深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等方面入手,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进一步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郭宝印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中小企业既面临转型升级的挑战,也迎来政策赋能、产业变革的机遇。天津市中小企业协会始终以“服务中小企业、促进高质量发展”为宗旨,全心全意为中小企业搭建桥梁、纾困解难。期待以本次会议为纽带,与全国各兄弟协会深化合作、资源共享,共同为中小企业创造更优发展环境、搭建更广阔发展舞台。
李子彬会长发表主旨演讲,他结合“十五五”规划时期的阶段性要求,深入剖析了在当前国内国际形势下,广大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明确了其目标任务和思路措施。他指出,十五五”时期的发展动力从依赖投资、出口、资源消耗,转向依靠创新、消费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专精特新企业是中小企业的发展方向和领头羊,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生力军,面对新形势要主动进化,拥抱变革,集中攻坚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他同时提出优秀企业发展四要素:一是坚持科技创新、管理创新;二是拥抱人工智能,加快数字化改造;三是专注细分领域,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四是坚定走专精特新道路。各级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愿和各省市中小企业协会加强合作,互通有无,资源共享,推动服务模式创新,为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马彬常务副会长出席会议
朱玉主持会议
戴金平作《新时代企业出海的机遇与挑战》的主题演讲,结合大量企业案例,从全球价值链重构的角度,深入剖析了中小企业出海的机遇与风险,提出了企业出海的模式与路径,为企业国际化发展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增强了企业出海的信心与能力。
经验分享环节,雄安新区工信科技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岳,天津市滨海新区中小企业协会执行会长薛定、深圳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宋昆鸿、河南省中小企业协会副会长于莉、山西省专精特新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李玉强、江阴市中小企业协会秘书长赵菊荣分享在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打造品牌服务活动等方面的实践与思考。
服务分享环节,江苏风云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数字政府事业部副总经理皋超、蚂蚁企信总经理吴丹丹、中国电信集团公司政企信息服务事业群处长叶绍颋、中国中小企业协会DaaS服务专委会代表王弋痕分别围绕政策惠企、信用助企、数字化转型和IT设备服务等议题,分享专业解决方案与实践经验。
9月23日下午,与会代表前往天津东疆产业与创新发展展示中心、天津港太平洋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考察调研,实地感受天津在产业创新和港口经济方面的最新发展成果。
本次大会内容丰富,既有战略高度,又有实践深度,在凝聚发展合力,促进服务创新,加强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